- 前言
- 1 總則
- 2 術語
- 3 火災危險性分類、耐火等級及防火分區
- 4 生產工藝的基本防火要求
- 4.1 一般規定
- 4.2 采礦
- 4.3 選礦
- 4.4 原料場
- 4.5 火法冶金
- 4.6 濕法冶金
- 4.7 熔鹽電解
- 4.8 有色金屬及合金的加工
- 4.9 煙氣制酸
- 4.10 燃氣、助燃氣體設施和燃油設施
- 4.11 煤粉制備
- 4.12 鍋爐房及熱電站
- 4.13 其他輔助設施
- 5 總平面設計
- 5.1 總平面布置
- 5.2 廠區道路和消防車道
- 5.3 管線布置
- 6 安全疏散和建筑構造
- 6.1 安全疏散
- 6.2 建筑構造
- 6.3 廠房(倉庫)防爆
- 7 消防給水、排水和滅火設施
- 7.1 一般規定
- 7.2 廠區室外消防給水
- 7.3 室內消防給水
- 7.4 礦山消防給水
- 7.5 自動滅火系統的設置
- 7.6 消防水池、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泵房
- 7.7 消防排水
- 8 采暖、通風、除塵和空氣調節
- 8.1 一般規定
- 8.2 采暖
- 8.3 通風
- 8.4 除塵
- 8.5 空氣調節
- 9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
- 10 電氣
- 10.1 消防供配電
- 10.2 變(配)電系統
- 10.3 電纜及其敷設
- 10.4 防雷和防靜電
- 10.5 消防應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標志
- 附錄A 有色金屬冶煉爐事故坑鄰近鋼柱的耐火穩定性驗算
- A.1 判別規定
- A.2 溫度計算
- A.3 作用效應
- 本規范用詞說明
- 引用標準名錄